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影音專區

Print
    肺復原運動治療,恢復肺活力

    72歲林伯伯最初是因為發覺有長達3週的慢性咳嗽現象,前來屏東榮民總醫院就診,經過胸腔內科醫師診斷後,判定為肺阻塞以及肺纖維化導致。

     

    屏東榮總胸腔內科洪緯欣醫師講解,肺部是人類呼吸及供應身體細胞氧氣的重要器官,對於肺部曾經手術動刀或受損過的患者,如:肺阻塞、肺纖化或支氣管擴張症等肺部疾病,肺部復原運動是治療中重要的一環,但卻是最常被大家忽視的項目。

     

    肺部復原運動適用於出現咳、痰、喘等症狀的肺部疾病患者,療程主要是利用呼吸訓練、呼吸運動訓練、氣道清潔治療及肺部擴張治療等,來改善病人的咳嗽多痰及呼吸困難的症狀。

     

    院胸腔內科曾思萍呼吸治療師也說明,在院內執行肺部復原運動療程會有呼吸治療師從旁協助,民眾也可自行在家操作,建議患者配戴氧氣及血氧夾再執行療程,以利掌握患者情形。肺部復原運動主要分為五大項練習項目,分為:呼吸訓練、上肢運動、下肢運動、有氧運動及伸展運動。

     

    噘嘴式呼吸訓練

    嘴巴閉著,以鼻子吸氣,保持肩頰骨不動,吐氣時,嘴巴噘起像是吹蠟燭的樣子,吐氣到沒有氣,再吸氣,吸吐算2次,需執行10次。

    上肢運動負重訓練

    雙手拿啞鈴,起始高度與肩膀同高,雙手出力向上舉配合嘴巴吐氣,吸氣時將啞鈴往下回到起始高度,上下算2次,需連續操作20次。

    下肢運動負重訓練

    此訓練需準備彈力帶,請患者抬起一隻腳,將彈力帶穿過患者腳底,雙手固定不動拉著彈力帶,吐氣時腳往前踏出去,吸氣時將腳收回,來回算2次,需連續做20次,再換邊執行;接著是有氧運動—阻力腳踏車,執行此療程前,需確認患者有佩戴氧氣及血氧夾,請患者踩腳踏車15分鐘,過程中以鼻子吸氣,嘴巴吐氣,並保持4-5分的喘氣程度(最喘為10分),才能發揮最佳療效。

     

    伸展運動

    伸展運動有上肢、下肢及頭頸部伸展,呼吸喘的患者常會出現頸部僵直的症狀,因此本報導著重於頭頸部伸展訓練,患者一手置於身後,另一手將頭部往該側手臂方向壓,維持鼻子吸氣,嘴巴吐氣,持續15秒再換邊執行。

     

    持續肺復原運動

    經過3個月持續的肺復原運動,林伯伯現在可以上下樓梯,與家人逛街購物、戶外走踏,從事更多日常活動。每位病患的肺部情況有所不同,且肺部復原運動五大項訓練尚含有許多不同細項訓練,歡迎與本院胸腔內科醫師及呼吸治療師討論,屏東榮民總醫院關心您!

    :::